<nav id="kwkyy"></nav>
  • <nav id="kwkyy"></nav>
    <menu id="kwkyy"></menu>
  • 【常見眼疾】近視與散光

    近視

    在調節放松的狀態下,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,稱為近視。因為這種眼只能看近不能看遠。這種眼在休息時,從無限遠處來的平行光經過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,在視網膜之前集合成焦點,在視網膜上則結成不清楚的象,遠視力明顯降低,但近視力尚正常。

    病因

    • 遺傳因素
      近視眼已被公認有一定的遺傳傾向,對高度近視更是如此。但對一般近視,這一傾向就不很明顯。有遺傳因素者,患病年齡較早,度數多在600度以上。但也有高度近視眼者,無家族史。高度近視眼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,一般近視眼屬多因子遺傳病。
    • 發育因素
      嬰兒因眼球較小,故均系遠視,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眼軸也逐漸加長,至6歲后方發育正常。如發育過度,則形成近視,此種近視稱為單純性近視,多在學齡期開始,一般都低于600度。至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。如幼年時進展很快,至15~20歲時進展更迅速,以后即減慢,這類近視常高于600度,可到2000~2500或3000度。這種近視稱為高度近視或進行性近視或病理性近視。此種近視到晚年可發生退行性變,因此視力可逐漸減退,配鏡不能矯正視力。但有極少數為先天性的,在出生時就有近視眼。
    • 環境因素
      從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離工作的人,近視眼比較多,青少年學生中近視眼也比較多,而且從小學五、六年級開始,其患病率明顯上升。這種現象說明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與近距離工作的關系非常密切。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,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,調節能力很強,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,閱讀等近距離工作時的調節和集合作用,使內直肌對眼球施加一定的壓力,眼內壓也相應升高,隨著作業的不斷增加,調節和集合的頻度和時間也逐漸增加,睫狀肌和眼外肌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,調節作用的過度發揮可以造成睫狀肌痙攣,從而引起一時性的視力減退。但經休息或使用睫狀肌糜爛劑后,視力可能改善或完全恢復。因此,有人稱這種近視為功能性近視或假性近視。

    預防

    近視眼的預防工作重點要放在青少年身上,首先是注意用眼衛生,糾正不良的用眼習慣;其次用眼光線適當;再次加強戶外活動,向遠處眺望;最后,定期檢查視力,解除眼部疲勞。

    散光

    散光(satigmatism)是眼睛的一種屈光不正常表現,與角膜的弧度有關。平行光線進入眼內后,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線上屈光力不等,不能聚集于一點(焦點),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,這種情況稱為散光。散光眼借助調節作用或移動目標到眼之間的距離,都不能形成清晰的像,只有配戴合適的圓柱鏡,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像。按表現形式,可將散光分為規則散光和不規則散光,前者可以用鏡片矯正,后者無法用鏡片矯正。

    病因

    • 曲率不等
      即眼的屈光體表面彎曲度不一致,多發生在角膜,也可發生在晶狀體。輕度的散光,認為是生理性的,最常見的是角膜垂直彎曲度較水平者大,一般約在0.2D。是由于上下眼瞼的經常壓迫所致,隨著年齡的增加,這種生理缺陷有輕度增長的傾向。
      散光度數較大者多為先天性的,后天的常為角膜疾病引起。如圓錐角膜,角膜周邊退行性病變或因角膜炎癥后留下的瘢痕,多引起不規則散光。此外,白內障手術后或眼瞼腫物壓迫眼球,亦可引起不規則散光。
    • 光心偏離
      多是由疾病、外傷引起的晶狀體半脫位或位置明顯偏斜,所造成的散光非常明顯。
    • 屈光指數不等
      為晶狀體不同區域的屈折率有差異造成的,如白內障引起的屈光介質變化,可導致各種散光,導致視物變形和多視癥等。

    預防

    • 最好3~4歲時做第一次全眼部檢查,以后每年定期眼部檢查1~2次。指導幼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不隨便用手或其化物品接觸眼睛,以避免傳染眼疾??磿鴷r光線要充足,光線最好來自左后方;看書姿勢要正確,并且保持在30公分至40公分之間的距離。
    • 選擇讀物時字體要清晰,不可太小。
    • 看電視須距離電視畫面對角線的5~7倍。連續看書不超過一小時。需配眼鏡者,應由醫師檢查后配鏡。

   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大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