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斑病多見于老年人,但是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,人們長期接觸白光LED顯示屏所散發出的高能藍光,使得該病的發病群體越發低齡化。本病有自限的傾向,但也容易復發。
黃斑區是視網膜的一個重要區域,位于眼后極部,主要與精細視覺及色覺等視功能有關。一旦黃斑區出現病變,常常出現視力下降、眼前黑影或視物變形。
病因
黃斑病病因復雜,可由遺傳性病變、老年性改變、炎癥性病變所引起,也可受其他眼底病變的累及。遺傳性黃斑病變可有家族遺傳史,發病年齡從幼兒期至老年期,治療上比較棘手;年齡性黃斑病變主要有老年黃斑變性、老年性特發性視網膜前膜和老年性黃斑洞等改變。炎癥性黃斑病變多見于各種視網膜脈絡膜炎,如弓漿蟲病、葡萄膜炎等;此外,視膜靜脈阻塞、視網膜血管炎、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、高度近視和外傷性脈絡破裂等可導致黃斑區發生損害;某些病變如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、中心性滲出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,但可造成黃斑區水腫或出血而有一定程度的視功能損害。
此外,藍光亦是造成黃斑病變的罪魁禍首。有害藍光具有極高能量,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。藍光能量長期的在視網膜上積累,會造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衰亡。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后,錐狀細胞和柱狀細胞就無法攝取養分,也會逐漸陷入衰亡的境地,眼睛黃斑區的病變就由此而來。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損害,嚴重者還可能造成終身失明!
由于多種因素可導致黃斑病變,因此要注意避免造成黃斑區損傷的因素。一旦視力出現改變或視物變形,要及時到醫院診治,明確病因及診治,保護好視功能。
黃斑病變與年齡呈正相關的不可逆病變,其中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分為干性和濕性兩型。與黃斑長期的光損傷、遺傳、代謝、營養等因素有關。
干性黃斑病變
干性黃斑病變,占總發病率的90%,是由于黃斑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一種老化,不會發生眼底出血及滲出,病變進展緩慢,視力逐漸下降,危害相對較小。最常見癥狀是:視物模糊,不清楚,需要更多照明才能分辨細節,較遠距離情況下,辨別人臉有困難。當干性黃斑病變進一步發展,中央視力會出現模糊,隨時間發展,這部分會變大、變暗、以致喪失中央視力。
濕性黃斑病變
濕性黃斑變性,占總發病率的10%,是由于視網膜下有異常的血管生長,新生血管破裂出血,并引起疤痕組織生長,使視力突然下降,會迅速嚴重地影響患者的中心視力,甚至導致中心視力喪失。濕性黃斑病變的主要癥狀表現為:中央視力快速減弱,視物變形,紙上字句彎曲,視覺中央出現黑影或模糊區域。
老年黃斑病變的預防
老年性黃斑病是最常見的黃斑病變,老年性黃斑病變最早期的預兆是視物變形。視力所及處,正當中會出現一塊黑團狀的盲點。但由于對該病缺乏認識,一些老年人患上此病后,往往認為是“吃力”或白內障導致,結果延誤了治療時間,最終引起失明。出現這些癥狀,不少老年人誤以為是老眼昏花,體虛了,自作聰明認為只需多休息、睡幾覺就會沒事的。沒想到一躺就躺了十來天,癥狀未見減輕,反而加重了。這樣就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。
老年性黃斑病變有幾個危險因素:年齡是唯一已經明確的危險因素。另外還包括性別(研究顯示女性可能患此病的傾向是男性的2倍);吸煙;長期暴露于藍天和陽光下;營養不良,如胡蘿卜素水平較低等等。有上述現象的人群應該及時上醫院檢查。
得了老年性黃斑病變,不能吸煙,要合理飲食,多攝取綠葉蔬菜,少攝取高脂肪食物,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鍛煉,控制體重及血壓、血脂、血黏度。服用抗氧化劑,即維C、E、β胡蘿卜素和補充微量元素也能預防和減緩該病的進一步發展。此外,在接觸電子產品時應該充分做好防護,如佩戴專業的防藍光眼鏡,避免LED顯示屏中的高能藍光對黃斑區造成進一步傷害。